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操作日誌 - 20190130

        這個禮拜台股封關, 交易日僅有三天. 大盤週指數小跌 37 點, 不過我的淨值卻逆勢小幅增加又創新高至 10,301,474 累計一月份賺超過 42 萬. 實際績效是 4.26% 領先大盤 2.15%.

        然而賺得越多反而越提醒自己應該更加謹慎. 故本週將大部分心力都投入低波動固定收益的資產類別研究. 我發現就我現在能整合的 低波動固定收益的資產類別共有四項, 依照風險由低到高排列分別是定存, 債券, 股票 ETF, 定存股. 但相對的, 風險越低的報酬也越低, 風險越高的報酬也越高. 我統計過去八年的報酬資料如下,

2011/1/282019/1/30報酬
1定存1 年期1.05%
2債券美債 1-3 年13007137210.67%
美債 3-7 年13054152781.99%
美債 7-10 年15861207573.42%
美債 20 年16112268506.59%
新興市場12470185055.06%
高收益12375183285.03%
3股票 ETF00506391.54.78%
005628.1334.972.76%
4定存股中華電信89.2147.946.53%
大台北18.4537.49.23%
大統益51.1133.112.71%

如上, 新台幣定存是最固定的,  一趴就是一趴, 雖然也分定存期限及外幣存款, 不過將定存認定是年獲利一趴但沒風險應該是可以成立的.
        債券就看是何種債券及天期, 就我用 iShares 的債券ETF 的統計資料來看, 債券等級越高天期越短者報酬越低. 範圍在 0.67% 至 6.59%, 不過若以 3% 為中位數則應該也差不多.
        至於台股 ETF 則以最常為人所持有的 0050 0056 為代表, 平均約為 4%. 而最近流行的存股雖然在所舉的電信, 天然氣, 沙拉油的殖利率平均有 9% 但這有一大部分應該歸於股價的上漲. 而未來股價不見得會再漲, 且甚至反而因為現在是高檔而下跌. 故心中的期望獲利應該抓 5% 是比較實際.
        故若不考慮進場點, 那麼比較合理的定存, 債券, 台股ETF, 定存股的年化報酬率應該是 1%, 3%, 4%, 5%.
        簡單化低波固收類別金融資產的認知之原因在於, 這僅是獵錢模型的四大交易系統的其中一個. 而要與其他三個交易系統整合則要用部位控管為基礎的資產配置, 並在股市漲漲跌跌時, 經由資金管理及部位控管實行資金的流動. 而這樣的運作模式即是現在很夯的智能投資及資產配置再平衡.
        有這樣的立論基礎, 重新修訂持股比率的計算公式. 低波固收類別改成不佔持股比率, 而其進場點改為隨時有餘錢就進場. 而其出場點為需要用錢時. 如此得到一個新的持股比率稱之為操作比率為 43% 與標準比率 41% 相近. 而困擾我多時的閒置資金過多問題終於找到了它的安全且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 則留言:

  1. MoneyHunter大,新年假期快樂:


    有關於低波固收操作模式的進場訊號:
    1.建立基本持股
    2. 逢低買


    這樣的非量化指標,不知道版大的心法能否進一步描述呢?

    感謝你的回覆

    回覆刪除
  2. 仍在構思中. 這幾天應該就能將之量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