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長期而言, 世界各國的股市運作就是跨國基金與政府的交互運作. 就基金的立場而言, 其永遠都是希望股市上漲的, 但就政府的立場則會在經濟成長與通膨之間權衡, 也就因此有各種的貨幣政策. 故就循環的角度來看, 政府才是主導者, 只是政府不會承認此事, 事實上, 股價的高低又何嘗不是一種物價高低的指標. 故以跨國基金的運作而言, 前一陣子的重心是擺在經濟表現不佳而不敢收縮資金的已開發市場, 這也因此造成了歐美的股市創了新高, 但經濟表現較佳的新興市場反而近期的股市較弱. 由各國股市的技術線圖看起來, 跨國基金接下來應該會將重心往新興市場集中, 故未來一段時間新興市場表現應該會優於已開發市場. 但, 這只是跨國基金的頃向, 但不代表其一定會成功. 因為, 各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已普遍的驅向緊縮, 故升息或升準備率已是隨時可能發生的動作, 而且, 這像 12道金牌一樣, 是非得將股價擊垮的動作. 就像打房一樣, 故也一定會打股. 還是那句話, 要先有操作模式及其分別的操作策略, 並分清楚時間週期. 看一月份的重挫就知道一件事 - 當股價大跌時能全身而退的並不容易! 小心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