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以下的新聞, 得先了解損益表中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對於現金股利的認列的不同. 否則對於以下的獲利數字的解讀是不會到位的.
基本上, 短期投資的損益評價是以 LCM(成本市價孰低法), 而現金股利收入則當成獲利來處裡, 故才有以下的新聞. 至於長期投資方面則是用權益法, 而現金股利則是採持股成本的減項.投資人對這些財務報表基本的觀念要有, 否則是無法判讀報表, 這樣發展出來的格局是有限的, 也沒有資格自稱價值投資者.
我對現金股利的處理'方法恰恰與會計準則相反, 我的投機及波段投資模式對於現金股利的認列是採成本的降低. 而長期投資操作模式則是以收入認列, 也就是淨值的增加. 至於為何與會計準則不一樣的原因則是因為與後續的損益計算有關. 這個部份再講下去就說不完了.
以下另有一重點也幾乎證實了我的懷疑, 那就是富邦金的高 EPS 來自於其建立了良好的投資操作的核心技術. 此點我一直在懷疑,, 因為富邦的壽險經營的特別好嗎? 富邦的銀行經營的特別好嗎? 我都看不出它在這些方面有甚麼獨特的創新. 故維持其高 EPS 應該是來自於其投資收益. 故若說台灣的波克夏是誰? 應該就是富邦金!
# 這個世界上, 真正有實力的都不會聲張的, 因為讓別人知道對它有甚麼好處? 故反推回來, 會去說自己是台灣巴菲特的, 大概都是這樣講對它有好處的. 那好處是甚麼? 就是利用學費的名義, 把錢從你的口袋拿走.
===============================================================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2-08-09 22:51
15家金控7月獲利全數出爐,現金股息大進補下,金控合計賺近新台幣240億元,較6月幾近倍增。1-7月15家金控合計獲利更是已經超過千億元,且富邦金(2881-TW)、兆豐金(2886-TW)、新光金(2888-TW)及中信金(2891-TW)等 4家金控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已超過1元。
現金股息密集入帳,壽險為主的金控獲利亮麗,富邦金7月超過60億元現金股息入袋,國泰金(2882-TW)現金股息也有60億元,新光金控則進帳現金股息超過30億元。
富邦金獲利王的寶座牢不可破,7月獲利在現金股息入帳挹注下,單月稅後純益高達70.3億元,累計1-7月稅後純益179.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達1.99元,接近2元大關,絕對獲利和EPS都穩居金控獲利榜首,大舉拉開與第2名兆豐金控的差距。
兆豐金少了股利加持,和富邦金的獲利金額差距被拉開,兆豐金7月稅後獲利17.92億元,前7月獲利145.26億元,EPS為1.29元;前7月冠軍富邦金、亞軍兆豐金獲利差距就達34.7億元,累計EPS差距達0.7元。
新光金7月單月稅後獲利為21.77億元,主要是新壽貢獻現金股利30億元,但因提列傳統型保單費用、及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等,可看出新光金本業獲利欠佳;今年1-7月累計稅後獲利達97.28億元,累計EPS有1.15元。
另一家壽險金控-國泰金,累計1-7月獲利雖非名列前茅,但單月賺44.1億元,1-7月獲利96.2億元、EPS為0.9元,預估下月仍有20-30億元的股利進帳,預期前8月國泰金獲利上看百億元大關可期。(接下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