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降價, 故以原油為主要原料的石化業應該會降低其原料成本, 而提高其毛利才對. 那為何反而是看壞後勢呢? 這樣的事與一般經驗不一樣, 故得要深入的探討.
這中間的最大關鍵是供應鍊的預期心理所致. 當原油降價, 那麼煉油的台塑化的客戶會預期台塑化的產品會降價, 故在未來價格會降的心理預期之下, 就只會買足夠用就好了, 而不會多買, 因此會造成台塑化的營收變少, 且也不得不反應原油價格下降的成本降低. 而因為石化產業這個產業鏈很長, 故光一個降價格的事就會在產業鍊內之各公司調整, 故需要一段時間. 而在這一段調整時間誰都怕買到貴的, 因此需求就會降低. 故造成整個產業鍊內之各企業的營收及獲利普遍下降.
不可思議吧! 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這樣的事. 淝水之戰時的北軍也不過往後退十哩, 結果就因此潰敗了. 那麼石化業會因原油降價而對企業獲利不利, 那為何航空業反而會得利? 這是因為航空業的客戶是終端客戶. 它比較不會受到預期心理的影響. 故同業是原油期貨下跌, 同樣是以石油為原料, 但影響的結果是完全不同方向.
=============================================================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聯合報系/udndata.com) 2012-05-21 09:45
原油價格持續走弱,5月起至今,國際三大原油指標跌幅均逾一成,連帶造成石化下游衍生物價格同步走跌。法人認為,營運表現與油價走勢相當密切的台塑四寶,5月總營收恐跌破1,400億元大關,跌幅估將逾5%。
石化業指出,大陸需求恢復速度緩慢,加上歐洲經濟情勢緊張,市場氣氛保守下,全球經濟因而看淡。西德洲原油、布蘭特原油和杜拜原油等三大國際指標性原油皆自本月起大幅走跌一成,西德州原油每桶已跌到91美元,單月跌幅創下今年以來新高。
隨著國際油價大跌,石化廠陸續結束歲修,導致石化原料近月報價也跟著雪上加霜,平均下修幅度不亞於油價,以煉油和生產石化品為主的台塑化高層即坦言,對本月業績的確會造成衝擊。
另外,台塑化目前一套重油加氫脫硫(RDS)裝置於5月中起開始進行大修,5月底也會有原油蒸餾塔(CDU)進行歲修,故原油日煉量將從46萬桶降至37萬桶,因此對本季營運看法相對保守。
台化則於日前認為,大陸需求態勢不明,廣交會接單令人失望,反映市況低迷,第2季恐怕出現旺季不旺。
南亞方面,因大陸的下游聚酯產能不斷擴充,供給過剩,聚酯產品殺價競爭,連帶上游乙二醇(EG)報價也不佳,EG從3月起一路下修,4月中已跌到每公噸950美元,創下一年半以來新低點,雖然近周小幅反彈、升破1,000美元,但利潤不好,故原訂在6月歲修的EG-4廠決定提前到5月歲修。
由於EG-4廠是南亞EG產能最大的工廠,年產能約80萬公噸,南亞預期,受到EG-4廠歲修影響,估計本月EG出貨量僅約10萬公噸左右。
台塑四寶中,後勢較為樂觀的僅有台塑。台塑日前認為,目前對第2季展望保守看待,但因中油五輕復工後,台塑5月開工率會從80%提高至90%,因稼動率回升,5月營運還是有機會較4月成長。
法人認為,隨著油價崩落及石化產品價格的全面走跌,台塑四寶5月總營收恐跌破1,400億元大關,將比4月的1,426億元減少,跌幅有可能超過5%。
【記者周義朗/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