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的風力發電廠商實在是不具實力, 究其原因還是本地市場太小, 而且風力發電雖然有節能減碳的美名, 但實則成本還是不具競爭力, 故還是需要政府補助的行業.
東元及大同都是老化的公司, 就算沾風力發電的邊還是不可能改變體質, 更何況大同還是非不斷. 華城是我的持股, 是做變壓器及配電盤, 但風力產業佔其營收比率仍稱不上高. 我目前仍持有華城的股票, 不過是套牢已久, 而且它今年才發放 0.5 塊的現金股利. 而這個數字並不符合我對列入追蹤股的標準, 故已將其從中惕除. 而所持的股票也會於反彈時賣出.
基本上, 以上的廠商都是機電廠切入風力發電這個產業供應鍊, 而雖風力市發電是比較有前景的產業, 但佔其現在的營收比率仍然是太低. 台灣在風力發電產業鍊上比較突出的反而是上緯, 但諷刺的是, 它卻是化學業, 是做耐腐蝕的樹酯. 風力風電機都是矗立在海邊或甚至海上, 故可以想像其防鏽比一般的要求為高.
上緯的資本額雖然不到 10 億, 但過去 3 年的平均 EPS 為 2.9, 過去 4 季 EPS 和為 3.12, 而且今年要發放 2.3 塊的現金股利. 故以下所列的公司值得用投資模式操作的就只有上緯, 而低檔價為 34.78. 這世上有前景的產業很多, 但會變成主流的產業不會很多. 而就算是在主流產業, 會賺到錢的也不會很多. 故這些公司先賺錢再說吧! 話講太多就是在畫虎爛啦!
===============================================================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聯合報系/udndata.com) 2012-05-29 09:32
離岸風電試辦辦法預計2周內公布,能源局昨(28)日表示,規劃民間4座、台電2座,估計總補助金額達17億元,上緯(4733)、永冠、永傳、東元、大同及華城等商機大,將點燃台灣離岸風電高達兆元商機。
能源局指出,最低限制必須是3MW(百萬瓦)起跳的海上風機,並會以成熟性來考量,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風機可達5MW至6MW,台灣處於發展初期,技術成熟度列為優先評估重點。
能源局表示,即將公布的離岸風電試辦辦法,挑選2家民間業者,每家承製2座海上風機,補助一半費用,包括作業費用2.5億元,設備費用4.5億元,最高補助金額為7億元,意即發展2座海上風機、補助1座。2家民間業者補助金額約14億元,台電則無設備補助費用,合計約補助17億元,加速推動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技術、市場。
日前上緯、永傳、中鋼、台塑旗下台朔重工、永冠、東元等50家業者組成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瞄向政府600座海上風電的兆元商機,等待政府試辦辦法出爐、即可點火。
永冠執行長蔡樹根說,台灣發展初期離岸風電需要政府支持,尋求安全性高的機組導入為宜,3MW的海上風機技術已很成熟,應是業者考量的發展方向。永冠出貨給全球十大風電業者的海上風機的鑄件、基座,亦以3MW為主,包括S、N牌的歐系業者。風力發電葉片樹脂大廠的上緯強調,旗下海鼎在苗栗外海設有風場規劃,布局已經就緒,政府一公布民間試辦的4座離岸風電辦法,將全力投入申請。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