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沒有股市心理學, 因為股市本來就是心理學. 而經濟學又何嘗不是心理學呢? 以下這篇新聞講明了群眾心理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
如下所言, 現在是金融體系有錢, 但大家都怕了, 因此有錢就猛還債, 造成投資及消費不振, 故經濟成長降低, 而此時只能擴大公共工程支出, 盼能有帶動的效果. 不過, 這也會加大政府債務, 故這樣的刺激事實上也不能常用. 這就如同一個人打點滴一樣. 只能在病中打點滴, 不應該三不五時的打點滴, 否則就會弱化一個人新陳代謝的機制, 長此以往還是不好的.
看這樣的新聞, 最重要的是了解整個的經濟學理論的架構, 但切勿直接引用它們的結論, 因為這些結論往往有很多的假設, 而這些假設既然已提出來, 那麼就會有人去解決, 故也就不會發生. 故真正的金融操作的贏家如巴菲特或索羅斯, 是不大會去推論未來的走勢, 而是知道現在是甚麼狀態, 然後用回歸長期軌道來提高勝率.
想一想! 價值投資跟反射理論能獲利的立論基礎是甚麼? 搞清楚這一點比去算每一檔股票的內含價值還重要, 因為若這一點搞得不清楚就不會產生生俸行的信仰. 當機會來的時候, 往往會猶豫不決. 故錯過了, 到最後還是成為不了贏家.
===============================================================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3-01-07 18:40:07
日本野村證券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今(7)日表示,歐美國家若冀望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解決經濟問題恐怕「無效」,各國政府應改採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支出等手段,才是拯救經濟表現的關鍵,而當各國決策者真正了解此次經濟衰退的本質,恐怕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辜朝明表示,現在歐美遇到的是日本曾經歷過的「資產負債表式衰退」,這是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他解釋,早在15年前日本就發生了「資產負債表式衰退」,當時日本房價下跌近90%,幸而後來日本政府改採擴大支出的政策順利刺激經濟轉穩。
辜朝明認為,雖然各國已維持零利率政策4年,主要央行也持續注資到金融系統,但因大部份企業與家庭皆全力降低債務、累積資本,不願借錢、投資或消費,導致經濟成長停滯,若歐美政府不增加支出,經濟將陷入惡性循環、甚至有崩潰的危險。
對於日本經濟,辜朝明說現在日本企業已解決負債問題,但經歷失落10年衝擊的日本企業至今仍不太願意借錢,恐需一段時間後才可恢復,日本新內閣的當務之急是要鼓勵企業貸款、增加投資。
美國方面,辜朝明認為,財政懸崖問題暫時解決,美國政府可繼續維持政府開支,相對樂觀;不過,英國因持續撙節政府開支,英國經濟恐怕會陷入二次衰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