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所謂假循環交易, 就是母公司以較高價格出貨給子公司, 然後子公司變更品號後, 低價的再賣給母公司. 如此的低買高賣來增家母公司的營收及獲利. 這是一種常見的做假帳方法. 會計師查核的時候會由於子公司非查核標的而可能查不出來, 只會覺得應收帳款增加較多. 而且一般的假交易會在多家子公司轉手, 故對母公司看來, 銷貨及進貨的廠商不是同一家. 此更增加查核的難度.
坦白說, 連會計師那種逐筆查帳的專業人員都騙得過去, 若有人宣稱光看財務報表就可百分百避掉這種做假帳公司的話, 那實在是自欺欺人. 難不成那些會計師的實地審查只是形式上的嗎? 像這種問題會暴發大概都是公司內部有人去檢舉才會暴光. 否則就是公司週轉不靈是才會遮不住.
雖然事後來看這些做假帳的公司不是應收帳款過高, 就是存貨增加太多. 但若你用應收帳款及存貨週轉的增大去試圖找出有問題的話, 那我可以跟你說你一定是徒勞無功的.
要抓出這種公司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是由資金流著手. 因為這帳可做假, 但不可能做假的新台幣. 而若要檢查其資金狀況的最好做法就是由現金股利著手. 科風非我的追蹤股, 因為其在 2009, 2010 年皆未發現金股利. 故不符合我過去 5 年至少有 4 年要發現金股利的篩選原則. 因此就將之篩掉. 故看來我這個方法還經禁得起考驗!
==================================================================
【記者饒磐安/新北市報導】 股票上市的科風公司涉嫌以不實交易虛增營業額,拉抬股價,檢調搜索約談科風負責人張峰豪等11人;板橋地檢署昨天複訊,張峰豪與財務長陳清妙、女秘書趙郁婷獲准交保。 前天下午股市收盤後,新北市調查處兵分多路,到新北市中和區的科風公司、子公司科冠,及分別位在台北市和苗栗的合作廠商,同步搜索約談,查扣大批財務報表及電腦資料。 檢調接獲檢舉,科風公司疑似為了維持股價,以循環假交易虛增營業額,光是今年4月及5月就虛列4億7,000多萬元營業額,子公司也涉嫌製作不實財報。 檢方命令張峰豪200萬元交保,陳清妙、趙郁婷各交保30萬元、20萬元;江姓協力廠商否認不法,以30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其餘七人請回。 【2011-11-06/經濟日報/A6版/財經要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