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對外資的目標價嗤之以鼻, 認為這是外資拿來愚弄散戶的障眼法. 事實上, 這樣的說法失之武斷, 嚴格說, 這些評估報告都做的很用心, 裡面的資料也都很有用. 只是一般人對法人的思維模式不了解故錯誤解讀這些資訊. 但所有的法人也都犯了一個毛病, 那就是希望以比別人更快, 更精準的基本面分析做為進出的依據以取得比別人更好的績效.
先知道未來的基本面狀態以取得買或賣的先機, 似乎在邏輯上是非常合理的取得好成績的方法. 那問題在那邊? 問題在甚麼是未來. 而未來的未來是甚麼樣的未來? 就一般的企業運作機制來說, 經由客戶訂單及業務人員的銷售預測, 可掌握到的營業數字也僅止於三個月, 當然好一點的企業領導者如張忠謀, 林文伯, 台塑集團大概可看到半年. 當然對更遠的未來也不至於完全不清楚, 只是越長期的掌控度越不佳是肯定的. 所以才會常聽到能見度佳不佳這樣的話.
在企業經營者的掌控度是如此的狀況下, 那可想而知得到二手資訊的法人分析師的掌控程度如何了. 再加上這個月看到的是未來三個月, 下個月看到的又是從下個月算起的未來三個月. 故未來不是只有一點, 而是未來還有未來. 那甚麼是未來? 未來的未來是甚麼? 故金剛經云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 也就是說未來是不存在的.
那公司的營運基本面會不會變? 當然會變! 有時候比較好, 有時候比較差, 有些公司會好一長段時間, 而有一些公司則長時間的在谷底, 而再也爬不起來. 故在股市是法人主導的情況下, 股價就會形成追逐個股基本面, 但隨著時間高高低低的價格走勢圖. 因此, 不是股價領先基本面, 而是股價反應投資人對未來基本面的認知. 也因此股票才會形成有買有賣的市場, 股價也隨著時間改變而高高低低. 這就是大部份股票的大部份時間之股價漲跌的背後真正原因.
故散戶投資人不是不需要去看以下這樣的資訊, 而是不要追逐這樣的資訊做為進出的依據, 因為散戶一定資訊落後大股東及法人. 故一定是買得比別人高, 賣得比別人低. 長期下來會是多敗少勝, 肯定會是輸家. 故我建議初入市者不要花太多時間去研究那一檔股票會漲那一檔股票會跌. 而是要先了解股票漲跌的真實原因, 然後再利用本身的優勢想出一套對策!
# 我也來出個價. 根據我的算法, 台達電的進場價是 68 塊, 廣達是 55 塊
===============================================================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8-15 09:05
憂心太陽能業務拖累獲利,美林證券預估台達電(2308-TW)每股獲利衰退21%至5.5元,評等由「買進」降到「劣於大盤」;而瑞信則看好廣達(2382-TW)是今年旺季最旺的電子下游廠,給予「優於大盤」的評等。
美林分析師張妍婷指出,由於台大電太陽能部門第二季虧損情況劣於預期,使得台達電總體營業利益率從9.3%降為8%,每股稅後純益也從6.66元降為5.5元,且面臨產業逆風,預估營收年減15%、獲利年減21%,目標價由125元降至74元;摩根大通近期也將台達電目標價從100元降至85元。
而瑞信證券則指出,在電子下游硬體族群當中,唯有廣達第三季仍能繳出營收季增13%的成績單,且有雲端護體、平板加持,再加上蘋果訂單,廣達將成為今年旺季最旺的硬體下游廠商,營收可望季增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