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波段投資模式操作日誌 - 20130524

        今天以賣出陞泰及光隆. 雖然獲利不多, 但收回資金本來就是降低風險的最具體作為. 況且現在以死亡交叉為賣出點, 故若真的又漲, 那就黃金交叉再買回來就好了. 故也不用擔心賣完後就買不回來.


        我現在已不去想這個盤會跌到那邊的問題, 而是在想下一波再漲的時候有多少資金可買, 要買甚麼的問題. 目前的進場法是低檔的黃金交叉, 可是當股價走低到低檔時, 往往還有更低價. 例如鴻海, 聯強這兩檔都已走到低檔, 但再怎麼看, 都應該是漲時小漲, 跌時跌的比別人多的股票.


         曾有某格友提出應排除週 KD 開口向下者. 就週 KD 的指標意義來說, 是指中期趨勢. 故週KD 開口向下就是中期趨勢向下, 故縱使短期趨勢向上也要放棄進場. 這聽來是非常有道裡, 但問題是週 KD 真能代表中期趨勢, 甚至 5,20 日均線交叉真能代表短期趨勢嗎? 我可以很明確的說這都不見得, 因為這都是機率上的高低問題而已. 此外, 若是系統性風險使整個台股下跌, 那麼週KD 指標上的中級回檔的轉折反而是絕佳的進場點.


         故低檔黃金交叉進場點應該排除的是比大盤弱的. 這個角度應該是比較正確, 因為別人漲, 而它一直跌, 若說它有我們不知道的問題, 那應該是極有可能的, 例如鴻海, 聯強, 嘉聯益...., 都讓人感覺毛毛的. 只是甚麼叫做比大盤強, 某些電視上的老江湖會說大盤還沒站上季線, 而某股票已站上季線, 故這檔股票比較強. 只是沒說的是, 若兩者都站上, 或都沒站上季線, 那到底是誰比較強. 故若要均線來做判斷, 那應該是要用個股與季線的乖離差才比較恰當.


         不過若以直覺的觀點來看, 用型態學是比較好的技術分析工具. 我想就算是小學生, 只要跟它說橫軸代表時間, 縱軸代表股價, 那麼都看得出來鴻海, 聯強, 嘉聯益, ... 這些股票是會跌. 這個看圖就可以了, 也不要甚麼指標. 只是, 準歸準, 但如何將之數字化? 目前針對此點的趨近方法是用高點回跌率跟低點漲升率, 這個觀念來自於趨勢線. 故用這個數字與大盤相比較就可得到跟大盤相較的強弱.


        以上只是立論基礎上的探討, 有了一些方向之後, 就需要將之更加的條理化, 然後程式化, 再用歷史資料回測. 這樣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