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的新聞要解讀正確! 這樣的數據要用經濟的整體運作機制來解讀, 不是資金流出很多, 趨勢就是繼續流出, 故股市持續下跌這麼簡單. 這只是外顯的相之一. 例如一個人心跳加速的可能原因是運動, 也有可能是興奮, 但也有可能是恐懼. 故不是心跳加速就一定是怎樣.
基本上, 這是一個資金回流的動作. 而回流的目的地自然是歐美的投資銀行. 當然這是歐債危機故造成銀行體系的一個回防動作, 就如同天冷時, 血液會回流頭部及心臟一樣, 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正常運作機制. 當然這樣子自然就會造成新興市場的股市大跌. 但命是自己的, 股市跌雖也會造成持股的淨值減少, 但若在保命跟投資績效之間權衡, 當然是命重要.
那未來呢? 首先當然要看希臘及其它歐洲國債是否還的出來. 在不確定是否還的出來前, 資金可能會繼續從股市抽回或至少不敢大舉將錢拿到新興市場投資. 就如同你有一筆錢借人但被倒帳了, 那你為了要應付生活開支, 可能會不管賺賠的賣股換現金. 這道理是一樣的.
那歐債未來可能的發展呢? 目前每天都有新的發展. 不過這些消息事實上也都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凡事只要有所準備就往往會沒事. 2008 年的大崩盤有一個很大的發生原因, 那就是長期多頭使大家都失去戒心, 造成信用的大舉擴大. 而在高槓桿的財務運作之下, 碰到股市在內的金融市場於 2008/8 月下殺後的資產減損中, 造成某些的金融機構倒閉. 導至投資銀行及基金為了應付包含贖回的支出而必需再賣股票. 也因此造成股市再次的下跌.
那現在呢? 再次發生的機會雖不能說沒有, 但實在是不大, 因為才經過金融海嘯, 故銀行都很怕死, 槓桿倍數沒那麼高, 而且一有問題就快速回防, 因此倒閉的風險不高. 故再發生 2008 年那樣的大規模倒閉的狀況實在是不高. 故台股大盤或許會再下探. 但空間是有限的!
不過我並不是要預測股市的低點, 而是要由這樣的推論過程知道股市的不可測. 例如, 其它的國家如西班牙突然發生國債問題, 或某投資銀行倒閉. 故重點是要知道諸行的無常. 絕不可認為自己能預測股市. 然後再從不可測的基礎之下, 用趨吉避兇的原則來發展交易系統, 而以時間來累積獲利. 這樣才是能在股市長期穩定獲利的正確心態及方法. 切勿如澳門搏奕, 壓重注贏了發財, 輸了葛屁. 這樣的心態入市, 早晚是輸光的.
=============================================================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1-10-04 13:20
歐債問題惡化,讓外資整個第3季都在搬錢,外資第3季賣超台股超過3000億元,據金管會統計,累計第3季更是匯出140億美元(新台幣4200億元),創下史上單季匯出最大量,也使得股民信心潰散。
統計顯示,外資9月單月賣超台股786.8億元(約26億美元),賣超金額居亞股之冠,也是今年單月賣超台股金額第3名,僅次於8月的1903.5億元、2月971.17億元,正因外資無情砍殺,也使得台股加權指數從今(2011)年開盤平盤價8972點,多頭一喊再喊的「總統大選行情」像「狼來了」的情節般,一再落空。
外資賣超不只落袋,還實質匯出班師回朝,據金管會統計,外資9月淨匯出約40億美元(新台幣1200億元),累計第3季共匯出140億美元(新台幣4200億元),創下史上單季匯出最大量。
第3季以來,金融股為外資最主要的超級提款機,36檔金融股中,有13檔、超過1/3跌破10元票面價,其中包括新光金、永豐金、日盛金與開發金等4檔金控股,落難成為「水餃股」。美股美銀、花旗銀等金融股再創金融海嘯新低,恐再衝擊台股金融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