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某個太陽能業的老闆因旗下某個事業單位的市場評價高就急於將這些事業單位分割上市, 我就期期以為不可. 因為經營者應該花比較多的心思在公司的治理, 而不是汲汲於資本市場的操作.
以下這家公司的經營者就不一樣. 看來它是真正的熱愛它的工作. 花很多的時間在通路的經營及各項管理機制的建立. 做這些事情得要是有心人, 孜孜不倦的進行才有一些成績. 故光這樣的精神就值的嘉許.
不過雖然是好公司. 但是中概股普遍的問題是財務報表的透明度不佳. 這是因為兩岸無法直接投資, 故在大陸所設立的公司大多層層的透過第三地(例如 BVI 或開曼)持有大陸公司的股份. 而這樣的財務報表整合對電子業的影響不大, 但對以中國為內需市場的公司影響就很大. 因為電子業只是把大陸當工廠, 獲利甚至營收都可透過三角貿易的交易模式合併到台灣母公司.
但這些中概股則收支完全在大陸, 再加上早期進大陸時為了規避台灣的法令, 故黑帳甚多. 有很多現在都不能見得光. 因此很多的中概內需股就真的是黑幕重重. 外人無法一窺其秘!
怎麼辦? 也只好放棄! 因為無法評價它! 雖然它是家好公司, 但股票畢竟是買低賣高的操作. 那既然無法知道它的價格是高還是低, 那就放棄它吧! 也只能如此了!
==============================================================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2011-07-28 11:15
麗嬰房董事長林泰生今(28)日出席「2011兩岸台商品牌論壇」時表示,該公司從通路與品牌雙管齊下,透過40多年的努力把品牌做出來,他認為,做品牌一定要有所堅持,而成功的方程式在於把握公司7大基本建設。另外他透露,該公司本周五(29)也將與B&Q合作,於賣場推出針對第一次當母親的消費者搶先推出一次購足服務,透過多元產品的測水溫,持續將台灣成功模式複製到中國大陸市場。
林泰生表示,品牌不是萬能,因為一個品牌不可能涵蓋所有客戶需求,而是「要在自己能夠做的品牌故事裡面持續發揮」,他說,「作品牌一定要有所堅持」,他從踏入這行40多年來,一直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從本身經營市場經驗來看,20年做到在中國大陸店面逾1600家,絕對是「不要看別人哪邊做好就跟隨,要有所取捨,做好本業,才能發揮品牌真正的價值」。
林泰生強調,品牌的推動在於公司的7大基本建設,首先一定要把人才留下來,唯有把人才先聘請進來並使人才持續在組織結構中發揮與成長,才能讓公司同時成長。他認為,麗嬰房因建制完整的人才體制,才能讓員工實現五子登科的美夢。
林泰生並指出,好的IT、資訊部門,才能掌握到消費終端的趨勢;物流部分從最前線到後方的結合,要在中國大陸市場迅速壯大,必須讓產品即速迅速的到位;並透過專業分工的方式,節省商品運輸的時間;此外,良好的財務管理機制,使麗嬰房自有資金比例一直超過70%。
值得注意的是,林泰生認為,在中國大陸市場最重要的是「品牌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絕對不能只仰賴政府的力量;而麗嬰房本身也持續強化公司產品稽核部份,透過雙周稽核,把產品損失與風險壓到最低。
展望未來,林泰生透露,麗嬰房在台灣已經營8大品牌、以及不斷推出新通路,本周五起更將與B&Q合作,於賣場推出針對第一次當母親的消費者搶先推出一次購足服務,透過多元產品的測水溫,也將規劃把台灣成功模式持續打入中國大陸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