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名師及名嘴如過江之鯽, 但就我長期觀察, 到目前為止能夠洞悉股市運作的根本道理, 而能言之有物者大概只有三個人. 第一個是胡立陽, 第二個是林建煌, 第三個是李文興.
一開始知道有李文興這個人是大約一年前. 那是我剛悟出投機模式的操作策略, 在由大量的實作及文獻中驗証自己的思維的時候. 而經由網路搜尋, 我看到兩篇文章令我心有戚戚焉, 一是黃毅雄的野柳會談, 另一就是李文興的贏家心法.
像黃毅雄及陳進郎這種實戰贏家由於個性及職業的關係並不善於言語的表達, 也不喜歡在鏡頭前暴光. 故要真正了解這些贏家的操作策略的管道較少. 但糟糕的是, 我由言論推斷, 像賴憲政, 蔡明彰, 許啟智...這些喜歡暴光的名嘴又都不是實戰的贏家, 甚至根本是輸家. 因此, 要真正的聽到一些贏家的演講著實不容易. 因此之故, 我昨晚就到台大聽李文興的演講了.
李文興的所有立論思維的最大特色是以市場參與者的交互作用為核心, 而且它還真的看透市場上的籌碼結構. 我認為它大概是講台股的市場參與者結構講的最清楚的那個人.
就李文興的觀點, 基本分析的盲點在於與大股東的資訊落後性. 此點我完全贊同! 因為我久居產業界, 對公司的運作機制了解. 對大股東經營者能得資訊先機知之甚詳. 只是, 李文興還是用証券業的思維去想企業界, 事實上企業界的老板也是百百種, 大體上大股東玩股票並無法那麼隨心所欲. 這一方它有點擴大化了.
其對技術分析的批判就完全正確. 落後性, 騙線, 及控盤者的作線. 其認為量價為同時指標, 我則認為量價是短線指標. 至於其它的技術指標是落後沒錯, 但應該稱做中長期指標. 也不應該忽略!
最重要的是, 它除了批判之外, 它有清楚根本結構並提出解決之道. 與大部份含糊其詞騙通告費的名嘴比起來, 這才是有沒有實力的差別. 其提出的方法有三個層次,
1. 基本武功: 這一部份就是贏家的操作策略. 比較重要的是除了進出場點之外, 它還有資金控管. 大體上來說, 這也就是我的投機模式. 不過, 我覺得它的內容還在操作策略的層次, 應該沒有細膩到交易系統.
2. 中層武功: 這一點是其最透澈了解的地方. 我想它大概是依據控盤者的意圖去做到預測. 在中短線上, 用這樣的方法預測大盤的準確度是最高的一種方式.
3. 上層武功 :此點被其形容的神乎其技, 但就我所能理解的範圍應該是沒有這種東西. 我想了又想, 應該只有個股的籌碼所衍生的量價關係是比較有可能. 因為它說量價是同步指標且大股東消息領先.
大體上來說, 我對於它這樣的分法是非常同意. 我自己就是歸納心法成操作測略, 再細到交易系統. 後來逐步了解籌碼結構才搞通控盤者及其思維模式, 並從而產生短線的盤感及中期的洗盤趨勢. 我從自己的學習經驗, 故大略看得懂它的實力. 我認為它不是簡單的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