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上週五為止共獲利 727,048 元. 在本週為今年最後的交易週之下, 意謂著今年的成績與這個數字相差也不會太多.
基本上, 我是把股票買賣當作事業在經營, 故與企業營運一樣, 營運成果是逐漸累積的. 故我是比較能掌握當年的獲利數字. 而理所當然的, 越到年底我就越能掌握.
但事實上, 企業的獲利預測可由銷售預測, 成本估算, 及管銷研費用後於年度預算中就大概估算得出來. 且大部分的企業之執行達成率也都不會太低.
但除非知道未來一年的股票漲跌, 否則又怎能預知股票操作的損益呢? 這聽起來好像是對的, 但難道無法預估漲跌就完全沒辦法預估獲利嗎? 事實上, 根據我近幾年來的經驗, 股市獲利確實比企業營運的獲利來的難以預估, 但還是有一些操作模型可讓獲利較能預估, 且若時間拉長其獲利均值就更加可預估.
以我的例子來說, 我每週在做年度獲利數字時, 事實上也同步在做從 2013/9 開始計算的年化報酬率. 而據我的觀察, 不論當週的漲跌為何, 這個數值都穩定地落在 8% 左右. 故我有信心用現有的方法未來幾年的年化報酬率也能維持在 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