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上的條件來看, 幾乎所有的電子股都不能歸類在景氣循環股中. 傳產也不是所有公司都可歸類在景氣循環股中, 金融股則更不可能歸類在景氣循環股.
且以台泥, 亞泥, 台塑...這種企業集團來說, 雖有循環特質, 但因其跨產業交叉持股, 獲利來源複雜, 故企業獲利跟其本業的榮枯不見得有那麼大關連, 故將之用景氣循環股操作也不恰當. 反而是傳產中的二線廠還比較具有景氣循環股的股性.
而若論最具有景氣循環特質者則當以航運類股為最, 因為造船需一段時間, 故供給無法一下增加. 此外, 需求會因全球景氣循環而有大幅度的變化. 故供需不平衡無法在短期解決, 故這才是真正的景氣循環股.
但歸類是為了用相同的方法操作, 我在去年中用景氣循環操作模式買進長榮, 裕民, 台航持有到今天接有不錯的獲利, 其中長榮的未實現損益更超過 70%. 不過還不急著賣, 因為我定義的賣出點還沒到.
======================================================================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航運業者第 2 季財報見多繳出獲利暴衝成績單之後,推升股價反彈轉強,進入第 3 季旺季,利多仍不斷湧現,在 8 月初美東、美西線旺季附加費順利開徵後,海運業者透露,今 (15) 日起美西線旺季附加費每 TEU 再加收約 150 美元,美東線依客戶合約價也還有每 TEU 50-100 美元不等的漲價空間。
觀察 7 月底美西、美東線運價已回升到每 TEU 1200、2200 美元左右,至 8 月初美國線因旺季需求攀升,成功開徵旺季附加費,均調漲 450-460 美元來到 1690、2690 美元左右,今日起再小幅調漲一波,等於這二波漲價,推升美國線運價平均有 2-5 成左右的漲幅。
海運業者更透露,9 月旺季不排除再漲一波。
除了美國線外,歐洲線目前運價約每 TEU 950 美元,在 8 月的二波漲勢中並未跟進,主要是因為今年有不少航商的萬 TEU 級大船下水主要投入歐洲線,所幸運價並未因供給增加大跌,反而見緩漲態勢。
業內人士說明,今年比較特別的是,由於歐元走弱,歐洲回遠東的貨載裝「非常滿,比亞洲過去歐洲還貴,甚至在第 2 季前就看到 1000 美元以上運價水準。」
另一方面,因 4 月起新組成的三大海運聯盟啟動,許多船舶處於調整航往過程,導致歐洲航線有短期運能短缺狀況,在此情勢下,上半年歐洲線運價持穩在 900 美元之上,比起去年同期僅 600-700 美元左右有明顯的增幅。
業內人士看好,下半年起可預期歐洲線貨量逐月成長,歐洲線運價可維持一定的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