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績效的持續不佳, 故必須了解這是普遍性的問題或是個人因素, 因此用奇狐寫了簡單的程式並做了下面這個表. 而由下表可知, 若在 2016, 2014年初將所有的追蹤股各買一張, 那麼到當年度的 6/3, 其績效都可打敗大盤, 但 2017 年則不然..
在此盤勢之下, 以我的三成持股及使用我的操作系統, 得到 3.12%的績效, 應該算還在合理範圍
年 2017 2016 2014
大盤漲跌幅 9.78 2.99 5.9
平均漲跌幅 7.7 5.6 12.9
超過大盤隻數 113 176 158
#統計至當年 6/3 止
#以 331 檔的追蹤股為統計母數
# 2015 為空頭年, 其盤勢型態不一樣, 故不拿來比較
# 個股雖採還原權值計算,但因年初至 6/3 幾乎沒有股票除權息, 故此比較基礎未失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