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講來講去還是意識形態的問題! 也就是內心的認知偏差問題. 根結還是台灣人怕被阿共啊吃掉. 但看著大陸的崛起, 台灣真的有辦法偏安嗎? 故若將想法由你想怎樣改成怎麼做比較好, 以破我執來看事情, 那問題就豁然開朗了.
同樣的, 墨綠又怎樣? 收音機上強調自己是深藍者也是可以啊! 藍綠認同沒有錯, 因為這有時牽涉到血統. 大家都是父母生的, 彼此尊重嘛. 故這事也要破除成見.
那股市有何成見要破除的? 基本派及技術派! 基本派者認為自己才是投資正宗, 而認為技術派就是投機, 對其不屑一顧. 而技術派則認為基本派是落後迂腐者, 也是看不起這些人. 但回想初衷, 入市的目標不就是為了得到最大獲利嗎? 那為何要偏廢任一技法呢? 不是應該整合每一技法之最有效的部分嗎? 好好去做都不見得能贏, 更何況是自我設限. 股市如此. 大陸問題, 藍綠問題也是如此啦!
=========================================================================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聯合報系/udndata.com) 2014-11-11 08:45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南韓總統朴槿惠10日共同宣布,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完成「實質談判」,雙方經貿部長簽署「實質備忘錄」,並有共識今年底完成降稅清單談判。
由於台韓產業重疊高達近八成,中韓FTA對我產業產生莫大衝擊。經濟部初估,中韓FTA生效後將使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0.5%,總出口減少37.5億美元,連帶影響總產值減少89億美元(約新台幣2,670億元);約有四分之一的工業產品受到關稅障礙威脅,尤以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偏光板等八大產業衝擊最大。
工研院資料指出,一旦中韓FTA生效,兩岸貨貿談判還沒完成,未來三到五年我國產業恐損失2,600億元至6,500億元。
中韓FTA技術性談判今年底完成,明年開始進行國內程序,預計明年上半年生效。在協定生效後的20年內,雙方90%往來貿易商品都將降為零關稅。
閱讀秘書/中韓FTA
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是兩國或多國之間所簽訂的貿易協定,旨在消除關稅、貿易配額等貿易障礙,允許貨品與服務在國家之間自由流動。中韓FTA指中國大陸與韓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
中韓FTA談判於2012年5月啟動,今年9月下旬已進行的第13輪談判,中韓兩國政府已互換第二次要求清單;大陸要求韓國擴大開放農畜產品市場,但不接受韓國減免石化和鋼鐵等製造業關稅的要求。儘管雙方仍有歧見,但兩國都希望在今年底前完成簽署。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吳父鄉、林庭瑤、汪莉絹/北京10日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