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股市或房市, 很多人都以為錢多的人都是穩贏的. 事實上, 能不能賺到錢跟你有多少錢沒甚麼關係.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 對有錢人的看法是以多久時間需動用到這筆錢來看. 若錢不多, 但這是閒錢, 那就是有錢. 若錢很多, 但資金需求很大, 而需短期動用到這筆錢, 那就是沒錢. 為何如此定義? 那是因為有錢與耐心都是成為固執的投資者的要素之一. 而如此定義有錢, 才能有耐心.
那以此定義, 壽險公司有錢嗎? 個別的公司可能都不一樣. 基本上, 老版就是投資決策者就算是有錢. 而若採專業經理人, 而老版要求績效者都是沒錢. 前者如同巴菲特, 後者就是國泰金, 新光金, 及所有的投信基金. 這很簡單, 老版自己下的決策, 自己會承擔, 而若底下人下的決策就可能會被砍掉, 故不可能有耐心.
由於我自己經營 blog, 故我也常會去看其它人的 blog, 當我看到其它人的 blog 有講到 ... 大戶有用不完的錢, 故可往下承接時, 到最後一定是穩贏的... 我大概就可料定此人的部位管理是不及格, 故就算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都很厲害, 但就如同缺一足的鼎一樣, 站不起來.
===============================================================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2-11-20 10:16:11
壽險業今年以來瘋狂獵地,11月初投資金額已逾千億元,創歷年新高,為嚴控炒樓,金管會火速宣布8大新措施,包括:收益率必須超過2.875%、投資商辦大樓8年內不得移轉等「新8條」,且即日起生效,以避免壽險業者利用修法前的「空窗期」進場持續買樓炒地。
「新8條」中,有7項為緊縮壽險業投資不動產,包括1.「收益率標準提高至2.875%」,2.「最低收益率不再給2年緩衝期」,3.「投資商辦大樓5年不得移轉」,4.「投資素地應附承租意向書、10年內不得移轉」,5.「董事會須逐案審查」,6.「自用不動產5年內不得移轉」與7.「禁買預售屋」﹔另有一項是屬於「配套放寬措施」,若投資公共建設且規劃開發時程的地上權案件,則可排除相關投資素地的限制與規範。
金管會保險局主秘張玉煇表示,金管會檢討並修訂投資不動產規定,目的是導引壽險業以「合理價格」投資不動產,維持穩定的經營;新規範已經出爐,未來就直接依此標準適用,但不溯既往。
其中,由於日前有壽險業者標下台北市商辦大樓,但最低收益率連2%都不到,要等到明年承租商換約才能符合標準;因此,為避免業者遊走邊緣,金管會增修必須「即時」符合收益率標準。
而有關壽險業投資商辦5年、投資素地10年不得移轉的規定,金管會也另外訂出「但書」:若保險業者必須給付鉅額保險金,例如大量解約,或是為了改善資本適足率(RBC)等條件,得經主管機關專案核准,排除上述規範適用。
有錢與耐心都是成為固執的投資者的要素之一'這句話我非常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