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設計是上一波多頭的一個主攻要角, 尤其是它的高成長故成為散戶的最愛. 但是, 從金融海嘯之後卻是一厥不起, 原因在那裡? 我的看法是員工分紅費用化及員工分紅按市價課稅. 這個觀點可能迴異於其它人的看法.
IC 設計業是真正的腦力密集的產業, 若產品好且方向對, 那極有可能一砲而紅. 但這樣的事之背後是工程師不眠不休的辛勤加班而來. 問題是為何有那麼多的工程師願意加班? 說穿了還不是為了錢, 否則誰願意冒著暴肝的危險而工作.
但在分紅費用話之後. 幾乎所有的公司已取消員工股票紅利. 故實值上, 薪資是大幅度的減少, 從而減低了工作意願, 因此公司的競爭力就下降了. 高科技的員工現在要獲利, 只能從創業當原始股東開始, 賺的是 IPO 的那一票. 那一次的釋股算是股市交易所得, 不用課所得稅. 但也因此造成晨星一上市員工就大量的賣出持股. 畢竟, 工作到每天下班離開公司時看到清晨的星星等的就是 IPO的那一刻, 你怎能要求它不能賣!
這個產業要再創過去的輝煌已不可能. 但有些公司仍然是不錯, 若價格夠低的話, 仍然是可投資. 例如瑞昱的股價若低於 47 塊那就應該可介入.
==============================================================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2-23 08:55:51
IC設計今年以來股價表現一路走弱,除了去年第 4 季獲利表現低於預期外,毛利率更恐持續探底,使得整體族群營運上檔壓力沉重,間接影響股價走勢,由於IC設計族群一直以來挾股本小的優勢,股價震盪幅度大,包含聯發科、瑞昱、凌陽、揚智(3041-TW)、松翰(5471-TW)、智原(3035-TW)與迅杰(6243-TW)等個股皆持續破底,市場不免擔心,融資追繳壓力恐一觸即發,再壓IC設計族群股價。
IC設計去年下半年開始營運一路上檔有壓,今年雖然第 1 季有反彈氣勢,但毛利率卻因新台幣升值攪局受到不少干擾,本益比也面臨不少修正壓力,今年以來族群股價就呈現區間整理格局,開春後台股表現不佳,股價更是持續往下探底。
龍頭廠聯發科(2454-TW)今年雖然預估全年手機晶片可再成長10%,不過獲利動能已不如以往,白牌智慧型手機對營收暫時也無實質挹注,全年營運隱憂不少,股價在法說會後便一路走弱,除跌破前低,22日更以325.5元創波段新低探底,短期仍無止跌跡象,若以前波高點437元來算,融資追繳壓力沉重,恐怕對股價再打一槍。
瑞昱(2379-TW)預期第 1 季營運將大力彈升15-20%,毛利率預期在去年38%水位附近,整體營運展望穩定,不過由於產業競爭壓力重,加上新台幣升值,為瑞昱營運帶來隱憂,股價同樣面臨無情修正,以前波高點74.3元計算,融資追繳壓力也迫在眉睫。
消費性IC凌陽(2401-TW)今年第 1 季營運也因淡季而表現平平,本業獲利動能走弱雖有業外處分收益支撐,但毛利率壓力陰霾仍籠罩不散,股價同樣持續探底;甫召開法說會的義隆電也預期第 1 季營收將再減 5 %,去年第 4 季獲利更是低於外界預期,股價恐怕還要下修。
除此,網通IC雷凌(3534-TW),驅動IC旭曜(3545-TW)與矽創(8016-TW),STB IC揚智,PC與消費性IC松翰與盛群股價仍有探底壓力,暫時皆無止跌跡象。
整體而言,法人認為,去年不少IC設計公司營收基期墊高不少,今年要有亮眼成長確有難度,加上今年沒有新的題材助陣,股價上漲空間有限,不過由於IC設計族群股本小,股價活潑,而整體產業看起來仍具有競爭力,短期雖有新台幣干擾毛利率而壓抑了股價表現,但長線來看仍有不少公司可維持穩定獲利水準,短線融資追繳將是籌碼洗清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