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那麼多也就是一句話, 那就是等大家都死了, 而它還沒死的話, 那它就會通吃市場. 坦白說, 這是經營者的無奈. 對於外部股東的我們來說, 這樣類型的公司應該要避掉.
剛開始建立追蹤股的時後, 對於穩定成長這句話的體認還不夠深, 而此公司屬產業龍頭, 台積電投資, 再加上前幾年其獲利良好, 故就將之列為追蹤股. 甚至還從操作中停利退場. 不過從現在的眼光來看, 當時是在鬼門關前繞了一圈.
很很多人用基本分析的營收及獲利變化, 希望能做到景氣變好前進場, 變差前出場. 但這實在是太過理想. 同樣的, 用技術分析也有同樣的問題.
基本上, 經過一翻產業及企業的篩選, 要找出未來幾年的獲利比較可預期者, 是相對之下有可能的事. 此外, 股價總是漲漲跌跌. 故要對股市的掌握度高一點的話, 應該是採用好公司, 低檔回跌的進場法較佳.
==============================================================
鉅亨網記者尹慧中 台北 2013-06-07 09:30:11
茂迪(6244-TW)下周擬將與台積電(2330-TW)、聯電(2303-TW)同天舉辦股東會;茂迪在已挑選訂單的情況下,致股東報告書強調,持續聚焦太陽能相關核心事業,面對競爭者的各段產品殺價戰術仍是在淘汰賽中站穩腳步,隨著太陽能市場供需失衡狀況預期將逐漸舒緩,公司營運績效將可望隨著景氣復甦改善、脫穎而出,持續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茂迪強調,進入太陽能產業已第16年,公司堅持永續經營,秉持「提升企業經濟規模、致力推廣乾淨能源、促進地球永續發展」的企業使命,堅信能在這一波產業不景氣中站穩腳步,深耕專業技術,加強品牌價值,並在下一波景氣復甦中脫穎而出,持續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茂迪表示,今年太陽能市場仍將面臨各國貿易壁壘影響,太陽能產業版圖後續發展亦值得關注。在此新的產業競爭環境中,持續提高太陽電池轉換效率與降低成本、進一步提升品質與品牌價值,無疑仍是生存和成功的關鍵。
經營與策略方面,茂迪台灣及大陸兩地之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均已導入進行新一代高效多晶電池生產製程,高效單晶電池的研發順利導入生產線。今年度持續導入電池新製程,以進一步提升轉換效率及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強化存貨管理與加強上游供應商配合。
另外,茂迪在逆變器的生產上,將持續導入新開發機型的量產,提高良率與外包製造比率以降低生產成本,配合銷售擴大市場。因應來自美國及日本持續成長模組需求,將持續善用當地子公司推展茂迪品牌模組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茂迪指出,去年出貨量已超過1.28GW,較前年的1.08GW成長約18.9%,市占率達4.42%;預期銷售數量及依據方面,茂迪今年度預期太陽能電池出貨量在新客戶開發及新產品挹注之下將會成長。預估出貨量將會提升係依公司整年度產能狀況、預期合約與客戶訂單需求而來。